欢迎来到韬克商用车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观察 > 观澜 >
质保期内“套路”陷阱多 卡友服务权益如何维护?

来源:韬克商用车网    作者: 傅萱 阅读:25152 日期:2022-03-16

纵观这几年卡车行业的发展,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品质又或是人文关怀,较之以往都有了质的飞跃。但是,车辆品质过硬,只是买车的开始,售后服务是否优质,才是用户购车成功与否的关键。

2022年的央视3.15晚会,没出现汽车行业的报道,但毫不夸张,各地车辆服务问题常见诸媒体端。韬克商用车在近期的调查走访中发现,有一些用户仍然可以遇到质保期内服务跟不上,或是在质保期内车辆出现故障厂家不履行承诺,甚至经销商、服务商推诿责任的情况。具体情况如何,我们一起来听听典型的用户怎么说。

发动机一月坏两次 基础件却不保

发动机作为整车的“心脏”,是卡车动力的核心所在。因此,卡友在购买车辆时也最为关注发动机的质保期限,但是记者走访中发现,厂家在规定发动机质保期的同时,还规定了发动机内部的重要件和基础件各自的质保时间,所以一旦发动机出现故障,还要区分究竟是哪一个零件的问题,才能确定给用户提供的是有偿还是无偿的服务。因此,一些服务站也是利用了这个“套路”不给用户提供质保期内服务,来自安徽的付师傅就遇到这样的问题。

付先生做运输行业已经五六年时间了,去年刚刚购买了一辆重卡用来拉散货。但是,去年11月,发动机突然出现了故障,为了能够快速解决问题,他就将车送到了当地该品牌的售后服务站,车辆修好后,他就继续了运输之路,可是万万没想到,一个月还不到发动机又坏了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车辆出故障就找服务站,可是这次服务站却不管了,这也让付师傅很是焦虑。他表示,“我的车刚买8个月,但是发动机已经坏了两次,当时车动不了,拉着整车货就停在路边,维修站也不给免费修。其实,第一次发动机出现故障送去维修时,维修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,而这一次还不到一个月发动机又坏了。我们做运输行业,买车就是为了挣钱,现在钱挣不到,每个月还要还贷款,当时我特别着急。”

据付师傅介绍,当时购买这辆重卡时,经销商给出的承诺是这辆车的发动机质保18个月或10万公里免维护。但是车辆送去维修时,刚刚过去八个月,而维修人员检测出发动机内部基础件出现故障,已经超出了保修期,不在“三包”范围内,所以服务站不管,如果要维修只能自掏腰包。

为了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,付先生就找出了购买车时的“三包”手册,根据发动机质保政策,发动机基础件质保期是36个月,且不限里程;重要件质保期是18个月或10万公里,那么这样看来付师傅的发动机问题应该在质保期内。最后,经过厂家和服务商等多方协调,才为付师傅免费维修好发动机,并提供了相应的补偿,让他恢复正常的运输。

新车无法上牌  不告知也不理

不止重卡,轻卡同样存在质保期服务问题。自“大吨小标”事件曝光以来,针对大吨小标、违规蓝牌轻卡新规的政策越发严格。对于这一治标又治本的举措,卡友们自然是拍手称快。但是,对于购买了非合规轻卡的车主来说,那是相当的难受,不止上路难,上牌更难,来自河南的张师傅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。

去年,张师傅在当地某品牌的轻卡经销商处看中了一辆轻卡,由于觉得首付款比较低就决定购买了,可是交完钱后开车去上牌,却没办法上牌。 “当时买车的时候,并不知道这辆轻卡不能上牌,而且经销商也并没有告知这辆车目前不能上牌。当时自己就觉得被骗了,经销商一点诚信都没有。于是,他就找到经销商希望把这辆车退了,可是经销商却一推再推,不给退钱,也不给解决问题。” 张师傅表示。按照当地的政策要求,车管所在11月份由于政策原因暂停上牌,但是经销商在知道的情况下却并没有告知购车用户,而且在车辆质保期内对张师傅也是不管不问,不给解决问题。

其实,按照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中消费者的知情权,即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、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。但现在,经销商在明知车辆不能上牌的情况下并没有告知用户,且依然将车辆卖给用户,并且没有承担后续的服务,则是经销商违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,用户有权利要求其退款。“他们太没诚信了,所以我要求全额退款。最后,经过多方的协商,经销商也在一周内退款给我了。”张师傅如是说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由此看来,市场上车企质保期内的售后服务还是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状,这也给车企在售后管理上敲响了“警钟”,也提示各位卡友在维修过程中提高警惕,除了学习厂家服务政策,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也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。这样,用户才能维护好正当权益,保证车辆使用成本更低、效率更高,助力运输路一帆风顺。韬克商用车网将实时关注此类服务问题,对于广大车主提到相关问题将提供更好的发声机会,并积极协助解决问题,共同为我国物流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积极助力。